西安飞扬犬舍怎么样(西安浩翔犬舍怎么样)


在秦岭腹地,华山脚下,有一个军犬班。多次被上级评为优秀班,荣立集体三等功,与全军四大军犬基地共同承担军犬训练大纲试训示范任务;在部队的军事职业教育试点任务中,我示范过军犬训练这个课题,这些辉煌的历史都是因为“狗”。狗住单院,有军队登记,有标准伙食,有专人防疫。这样的规范待遇,与他们的选拔标准和执行艰巨的任务是分不开的。华商报记者近日走进了这支光荣的队伍。

有军籍和房号的军犬的生活状态不一般

远处群山环抱,近处群山环绕的营地宽敞,空荡来荡去,哨兵进门敬礼。到达营地深处时,远处的哨兵模糊不清。特种营,守护保护,狗狗成为最佳帮手。

5月21日,华商报记者来到狗窝,一排排整齐的砖房映入眼帘。这里所有的军犬都住在一个“独院”,狗窝的左上角有一块牌子,上面记录着军犬的名字和出生日期。狗窝里门窗干净,地面几乎一尘不染。狗舍分为活动场所和休息场所。活动场所供军犬休闲活动,休息场所配有木板防止军犬着凉,于是“独门独院”成为军犬的标配。每个狗舍里都住着两只军犬或一只军犬,每个狗舍都配有一名士兵“保姆”,不仅训练军犬,还照顾它们的日常生活。工作、训练、执勤、生活、饮食的相互配合与照顾,换来的是他们之间高度完美的紧密配合。

为了让军犬保持干净、整洁、健康,训练员每天都要梳理毛发,每两周洗一次澡。他们还为军犬培养定时大小便的好习惯,早晚都可以带到固定的地方。士兵们无微不至的服务,让军犬在这里享受到了“优厚”的待遇。军犬班成立几十年来,这里军犬因意外和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为“0”。

官兵宿舍干净整洁,他们军犬“战友”的“单院”干净整洁如标。不奇怪,狗还是狗。他们只是看着花落的人家,落进村户就成了看门狗。

有饭有菜谱。军犬的饮食不同寻常

5月21日中午,午饭时间到了,远远传来一阵香味。驯兽师提着一桶狗粮过来了。

还在冒着热气,虽然不是色香味俱全。光是一闻,这片烧鸡的味道就让人垂涎三尺。驯兽师说今天的午餐是狗粮拌鸡肉末。狗粮一放进盆里,军犬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军犬负责人申杰告诉华商报记者,每只军犬都有上级分配的伙食费,口粮严格按照犬类喂养营养的标准。针对训练强度大的特点,我们还买了专门的训练食品,定期给军犬喂一些肉、蛋、蔬菜等食物,补充维生素。

严于标准,被选为军犬

据负责人介绍,狗队从无到有,已经走过了30多年。70年代初,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尤其是后方仓库。防区范围广、警卫力量薄弱、特殊情况处理困难等问题逐一显现。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单位领导想了很多办法,最后决定成立军犬班。

军犬是一种具有高度神经活动功能的动物。它视野开阔,光能力弱,善于夜间观察事物,分辨气味的能力比人类高数万倍,听觉能力高16倍。军犬嗅觉灵敏、警觉性高、凶猛性好,经过训练后可用于警戒执勤,可加强防区安全系数,弥补人防和技防的不足。

什么样的狗可以进入部队服役?服役后能承担什么任务?

据报道,军犬参军非常困难。它们是由各个军犬训练基地精心挑选并引进或繁育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训练”。只有经过正规军事训练的狗才能成为军犬。根据狗狗的类型和性格特点,承担的任务也有所不同。性情温和、体型小的犬可作为搜救犬,如史宾格、拉布拉多;凶猛、体型较大的犬可以作为警戒犬,如德国牧羊犬、中国昆明犬等。但无论是哪种狗,都需要训练者通过各种手段进行科学的训练,才能成为一只服从命令、禁止这样做的合格军犬。

军犬训练强度大,执行任务多

别看军犬吃住标准高。除了训练严格,训练强度大,执行任务也是相当艰巨的。

这个军犬班虽然地处深山老林,但从成立至今,已经培养了数百名军犬训练员,数百只军犬。成功处置90余起应急处置任务。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军犬的数量和规模在逐步增加,功能也在不断拓展。他们在军队的战备、安全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现代装备的不断创新,科学技术难道不能代替军犬的作用吗?

5月21日,在训练场上,保障组组长穆正平说,虽然军事禁区、仓储区、政府部门等重要军事目标广泛安装了视频监控,周界防护也安装了现代化的电子设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系数,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天然缺陷和一些不足。比如视角有盲区,监控周期有空块,战场环境多变。在这些重要目标使用军犬,不仅可以提高警戒区域的安全系数,还可以通过军犬的自由式巡逻或拴系警戒,提高执勤哨兵的安全保障。

军犬的作用不止于此。撕咬、搜救、跟踪、定点爆破等实战应用科目逐渐登上舞台。狗更多用于实战。

“疯狗”官兵有情有义有担当

群山不变,军营不变。几十年来,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军犬班的战士总是留了又留,有的退伍后就和狗在一起当员工。有的放弃当地高薪就业;有些人自愿放弃他们已经找到的工作。这些“狗痴”军人有情,有义,有担当。

退役士兵申杰来到这里担任参谋队队长,并兼任军犬队长。

他在这里呆了30多年。军犬班组建之初,没有训练场,他就建了一个标准的军犬训练场,有战士铲,有镐。没有经费,他自掏腰包买训练器材;没有老师,带领培训师自费参加各种培训班。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狗班值得他的功劳。

申杰还提到了一个名叫柴可夫斯基的士兵。这里的军犬食物虽然称不上满汉盛宴,但绝对是营养均衡的美味佳肴。即便如此,训导员柴克伟每天早上还得偷偷把自己的牛奶和鸡蛋从食堂带回来给军犬吃。但是,他不想吃排骨和鸡腿,而是悄悄给军犬带去。他的军犬都是又大又瘦又胖的,战士们都叫他“宠物狗狂魔”。说着,大家都忍不住笑了。

卓立下士是班上最年轻的教官。从新连队分配到这里后,他成了一名警卫步兵。偶尔站岗,一场应急演练随着哨声迅速展开。当他在演练中看到军犬按照训犬员的口令凶猛撕咬“敌人”的场景时,他感到了震撼,同时一颗军犬训犬员的种子也在他心中悄然埋下。此后,白天只要有时间,他就去军犬训练场学习训犬,晚上就在宿舍学习理论。通过我的不懈努力,我终于成为了一名自学成才的军犬训练师。他带领军犬在获得军犬专业技能鉴定时,获得了实战课目第一名。

三级军士长高原,现任军犬班班长,从事军犬训练10年。

说到高原,无论上级领导还是普通战士,都竖起大拇指。他既是训练员又是教练。每当其他培训师在培训中遇到困难,他总能第一时间帮助他们纠正,并现场示范教学。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还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军犬饲养、饲养管理、疾病诊治等专业知识,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及时传授给班里其他同志,极大地提高了全班的整体专业水平,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知识型”军犬班。

近年来,当地一些犬舍向他伸出橄榄枝,他婉拒了高薪聘请。他说,在最美好的青春里,和军犬一起在军营里,非常值得!

教官王雅可,有着和高原一样的双重身份。除了培训师,他还扮演助理培训师的角色。因为很多实训课程需要培训师的辅助才能完成。以咬人为例。咬人是衡量军犬素质的重要科目,在实战中应用广泛,也是军犬训练中危险系数最高的科目之一。咬人训练很难进行,不仅需要训练员和军犬,还需要优秀的训练员充当假想敌。从某种意义上说,训练者的技术水平可以决定咬人训练的成败。

他身高1.69米,体重60公斤。他并不魁梧。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训导员,王雅可转业士官后第一次休假就给家人留了10天,剩下的10天去当地养犬场学习训练辅助要领。通过不断的努力,他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培训师。他长期从事训练,每年穿着防护服被军犬咬伤上千次,身上早已伤痕累累。他说,要让军犬有资格上战场,需要长时间的实战训练,所以一切都是值得的!

军犬是沉默的战友,军人是忠诚的卫士,是并肩作战、共同冲锋的战友。今天,他们在训练场流血流汗,明天,他们将从这里走向战场。几十年来,士兵和军犬一直默默守护着这个营地。在绿色长城中,他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一块砖,但他顽强地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出了营地,回头望去,大山怀里的营地被森林覆盖,鸟儿在林中啁啾,五面高高的红旗在绿色的灌木丛中高高飘扬。

华商报记者魏通讯员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