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爆炸(二)-灾难的自救及互救原则及操作方法


 二、灾中救援
 
    (一)自救原则
 
    1)赶紧逃离现场,越快越好。如果是在室内,火焰和有毒气 体均往上走,跑的时候尽量伏低身子,努力靠近空气流通的门窗 处。逃离过程中,要保护呼吸道,减少爆炸或燃烧的烟雾、气体的吸入。可以找条毛巾或衣布,浸湿后捂在嘴、鼻上。逃离时,不要大喊大叫,以免吸人热空气,防止气道损伤。逃到安全环境后,身上着火的话,用就地打滚的方式灭火,不要用手拍打。
 
    2)发现被遗弃的化学品,不要捡拾,应立即拨打报警电话,说 清具体位置、包装标志、大致数量以及是否有气味等情况。
 
    3)立即在事发地点周围设置警告标志,不要在周围逗留。严禁吸烟,以防发生火灾或爆炸。
 
    4)遇到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发生事故,应尽快离开事故现场,撤离到上风口位置,不围观,并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其他机动 车驾驶员要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有序地通过事故现场。
 
    5)居民小区施工过程中挖掘出有异味的土壤时,应立即拨打 当地区(县)政府值班电话说明情况,同时在其周围拉上警戒线或 竖立警示标志。在异味土壤清走之前,周围居民和单位不要开窗通风。
 
    6)不远处突发化学危险品爆炸时,应绕开爆炸点,向上风向 处撤离。撤离时注意弯腰前行,如有浓烟可用湿毛巾或防毒面具 遮住口鼻,避免乘坐电梯扶梯。
 
    7)如果不慎接触到化学物质,应迅速脱去衣物,立即用大量 清水冲洗创伤部位,冲洗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清洗时要遍及所 有受害部位,防止物质存留。对眼、鼻、口腔等的清洗尤其要迅速、 仔细。对眼睛的冲洗一般用生理盐水或清洁的自来水,冲洗时水 流尽量不要正对着角膜方向,不要揉眼睛。也可以将面部浸在清 洁水中,用手撑开上下眼皮,用力睁大双眼,头在水中摆动。皮肤 部位的灼伤,用清水冲洗后,可用中和剂洗涤,时间不宜过长,并用水冲 。
 
    8)冲洗后,用干净、干燥的毛巾或布单,轻轻包裹伤口。尽快到具有救治烧伤经验的医院治疗。
 
    (二)互救原则
 
    1.生产装置的初期火灾扑救及应急处置
 
    绝大部分爆炸起于式微,所以在火灾蔓延初期如何扑救也十分重要。应根据现场灾情、应急预案及救援力量等情况,研究确定 科学、合理的扑救对策。当生产装置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在场操作人员应迅速采取如下措施:
 
    1)迅速查清着火部位、着火物及来源,转却关闭有关阀门,切 断物料来源及加热源;开启消防设施,进行冷却或隔离;关闭通风 装置防止火势蔓延。
 
    2)压力容器内物料泄露引起火灾,应切断进料并及时开启泄 压阀门,进行紧急排空;为了便于灭火,将物料排人火炬系统或其 他安全部位;若形成稳定燃烧,应设法关闭上下游阀门,采取切断 进料或紧急放空等措施,然后,再行灭火。
 
    3)现场当班人员要及时做出是否停车的决定,并及时向该厂调度室报告情况和向消防人员报警。
 
    4)对于易燃易爆液体、气体物料,应在物料切断后,进行保护燃烧直至自行燃尽媳灭。若物料难以切断,不能急于灭火,应先冷 却保护,待条件成熟再行灭火,防止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爆 炸极卩艮,遇火源发生爆炸。
 
    5)发生火灾后,应迅速组织人员对装置采取准确的工艺措施,利用现有的消防设施及灭火器材进行灭火。若火势一时难以 扑灭,要采取防止火势蔓延的措施,保护要害部位,转移危险物品。
 
    6)根据危险化学品特性,选用正确的灭火剂。遇湿易燃物品、自燃物品火灾,禁止用水、泡沫等含水灭火剂扑救。对粉末状物品 火灾,不得使用直流水冲击灭火。对于爆炸品火灾,禁用沙土盖压。 腐蚀品火灾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腐蚀品溅出。
 
    7)专业消防人员到达火场时,应主动及时地向消防指挥人员介绍情况。
 
    2.次生、衍生灾害防范
 
    1)启用喷淋、水炮等固定、半固定灭火设施,以及消防车、遥 控移动炮等移动消防灭火设备,冷却着火容器、装置及与其相邻的 容器、装置,防止因温度升高而引发次生事故。
 
    2)当贮罐火灾现场出现罐体震颤、啸叫、火焰由黄变白、温度急剧升高等爆炸征兆时,有关指挥员应果断下达紧急撤退避险命令。
 
    3)宜用涡喷风机吹扫或强力风机吸除等措施,控制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扩散,避免人员中毒伤亡事故。
 
    4)对液态泄漏物进行围堵、收集、转输,避免其流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
 
    3.警戒隔离
 
    1)根据现场火焰辐射热、爆炸所涉及的范围建立警戒区,评估确定安全区域。
 
    2)在警戒区域边界设警示标志,并设专人负责警戒。
 
    3)对通往事故现场的道路实行交通管制,严禁无关车辆进入。清理主要交通干道,保证道路畅通。
 
    4)合理设置出入口,除应急救援指战员外,严禁外部无关人员进入。
 
    5)根据动态监测情况,适当调整警戒区域。
 
    4.人员防护与救护
 
    (1)应急救援人员防护
 
    1)调集所需安全防护装备。现场应急救援人员采取可靠安 全防护措施,方可开始作业。
 
    2)指定人员负责现场安全监测。现场安全监测人员发现直 接危及应急人员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当立即报告救援队伍 负责人和应急指挥部,救援队伍负责人应当立即做出相应决定;应 急总指挥要求救援队伍紧急撤离现场时,救援队伍须立即执行。
 
    (2)遇险人员救护
 
    1)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迅速进入现场。
 
    2)迅速将警戒区内的员工、居民等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人员疏散至安全区。
 
    3)疏散应向上风向或侧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路线上设立路标,指明疏散方向。
 
    4)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所有遇险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
 
    5)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和现场急救。
 
    6)根据人员伤势及时向有关医疗救护机构求助。
 
    (3)群众安全防护
 
    1)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预案要求、应急专家组的建议作出疏 散决定,并由应急总指挥发布疏散指令。
 
    2)根据危险化学品危害特性,组织和指导群众就地取材(如 毛巾、湿布、口罩等),采用简易有效的措施保护自己。
 
    3)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域时,应选择安全的撤离路线,避免横穿危险区。
 
    4)疏散区域主要居住环境指标达到事故发生前的居住环境条件,经专家组评估合格后,应急指挥部作出疏散解除决定,并由 应急总指挥发布疏散解除指令。
 
    (4)消防员的安全防护公安消防队员在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中起主要作用,这拓展了消防部队的职能和任务,在对消防部队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使消防员的个人安全保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消防部队在日常的训练工作中往往更注重技战术的训练,而 忽视自身的安全教育,消防员安全意识不强,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消防员到达现场后,决不可贸然进人爆炸事故中心区域,必须对事 故现场危险性做出正确判断,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之后,方可全面 展开处置行动。在进人现场前,由安全监督小组根据现场爆炸物的特点、毒性对参战人员提出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
 
    1)进人爆炸事故现场的人员必须依据爆炸品的性质和现场情况做好个人安全防护,如佩戴空气呼吸器等。
 
    2)进人爆炸事故现场的消防车、工程抢险车及其他应急救援车辆应停靠在安全位置,防止车辆产生的火花引发二次爆炸,并防止现场爆炸对车辆的损坏。
 
 三、灾后重建
 
    (一)现场清理
 
    1.气体清理
 
    用喷雾水、蒸汽、惰性气体清扫现场内事故罐、管道、低洼、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气。
 
    2.液体清理
 
    1)小量残液,用干砂土、水泥粉、煤灰、干粉等吸附,大量残液,用防爆泵抽吸或使用无火花盛器收集,收集后集中处理。
 
    2)在污染地面洒上中和或洗涤剂浸洗,然后,用大量直流水清扫现场,特别是低洼、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
 
    3.固体清理
 
    1) 对火场残物进行清扫收集,集中处理。
 
    2)用适用的中和剂或洗涤剂清洗污染地面,确保不留残物。
 
    (二)环境保护与卫生防疫
 
    1)由环保、卫生防疫等专业人员对事故现场空气、水源、土壤 污染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并将信息及时报告指挥部,为指挥部进行 警戒、疏散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对事故状态下的清净下水、洗消污水应进行集中收集,净化处理,不得未加处理直接外#卩,污染环境。
 
    3)空气、水源、土壤出现污染应及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4)必要情况下,由卫生防疫机构进行现场防疫工作。
 
    (三)信息发布
 
    1)信息发布应及时、准确、客观、全面。
 
    2)在事故发生第一时间应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 步核实情况、救援进展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故救援处置情 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
 
    3)信息发布形式可采取授权发布、散发新闻稿、组织报道、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等。
 
    (四)救援结束
 
    1)事故现场处置完毕,遇险人员全部救出,大气、水质、土壤 监测指标符合有关标准,可能导致次生、衍生事故的隐患得到彻 底消除或控希U,经指挥部同意,由总指挥发布救援行动结束指令。
 
    2)清点人员、车辆及器材。
 
    3)撤除警戒,指挥部解散,救援人员安全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