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难措施-空难、海难、矿难


 一、空难
 
    空难的救难措施,是从血的教训中积累完善而成的。法国民航组织受国际民航组织委托,曾 率先进行系统研究,并在国际民航国家组织推广经验。
 
    (一)机场应急救护计划
 
    由于一般以上的空难发生在机场及其附近,所以每个机场无论大小都必须有应急救护预案,如计划切实,准备充分,救援和消防人员有素,人员和设备能迅速到达失事地点,则可挽救更多的 生命,使救灾工作卓有成效。例如美国衣阿华州苏城的减灾委员会对救灾有充分的准备。1989 年6月24日下午3点17分,得到一份急电,从丹佛飞往芝加哥途中的联合航空公司232航班的 一台发动机和所有液压系统失灵。该航班上有286名乘客和11名机组人员,45 min以内将会在 机场着陆或摔机。获悉此消息后,立即案大批伤员急救预案展开工作,两个协作医院做好的人 员、物资和床位准备,标出了危重病、紧急病人和一般病人区域,赢得了 35 min的时间。虽然下午接近4点时,232航班飞机和右翼碰到跑道,致使飞机解体并在附近的玉米地里爆炸起火,但抢救及时,193名伤员中184名治愈出院,只有9人死亡。
 
    (二)现场救援
 
    现场救护的原则:先抢后救,先救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医护人员以救为主,边送边救,有 的伤情严重不能立即运送者要就地急救,待伤情稳定后才能后送。
 
    当空中管制部门首先发现在机场内及其附近地区发生了飞机事故,或巳知或估计飞机带着 发生严重事故危险的故障进场时,应立即向援救和消防站发出警报,同时也向所有参加应急救护 计划的单位发出警报,并通报出事地点、飞机类型、机上人数等重要信息。
 
    飞机坠地或撞击后起火,消防人员应用大量水合泡沫灭火剂喷洒飞机机身表面,以降低机身 外部温度。同时使用高压水龙头喷湿舱内所有物品。
 
    救援人员应戴空气呼吸器和穿防弹衣进人飞机失事区域边灭火边救人,如机舱门未打开,抢 救人员迅速打开客舱的紧急出口和驾驶舱,以最快速度搬运伤员,但必须小心谨慎,以免加重伤 势,首要任务是把他们搬出火灾危险区。
 
    有时由于高温和烟雾,消防人员即使穿着防弹衣,带着空气呼吸器也难以驶人舱内,这种情 况下,旅客中神智大概清醒的人可用紧急滑梯离机,必要时刻冒险从飞机上向下跳。消防人员尽 最大能力找到旅客,并拖出机舱。
 
    (三)机场外救援
 
    飞机失事地点如超过10 km的范围,救援工作必须依靠当地急救组织和医疗机构,必要时动 用飞机或直升机进行搜索。如有幸存者,应迅速送往收容所,对伤情作进一步检查和处置,然后 送往有关医院。
 
 二、海难
 
    (一)海难人员的自救互救
 
    遇难伤员的自救和互救是海难援救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据统计海难发生时,除少数伤 员能进行自救外,大部分伤员需由其他船员对他进行包扎、止血、固定和急救注射。伤员的急救 是舰船平时训练课目之一,其实施是在船长或其他有关领导的组织下,以船医为骨干,在情况许 可时临时抽调其他船员参加,组织伤员抢救组。其基本任务是:对伤员及时实施准确的抢救;护 理好伤员,并注意保暧和防中暑;做好伤病员的后送准备。
 
    (二)海上落水人员的救护
 
    援救船和遇难艇、筏上的人员实施海上落水人员的救护,应根据海域、水文、气象和船舶遇 难的情况灵活运用下列原则进行救捞,以提高救护工作效率。其基本原则是:先发现先救,后 发现后救;先救单人,后救集体;先救无救生器材者,后救有救生器材者;先近后远,主次兼顾; 先救伤病员,后救健康者,最后捞死亡者。对海上落水人员的援救,很多国家都建立了立体搜 救系统,即空中有飞机、水面有船舶并配有潜水员,同时出动实施援救,创造了很多成功援救的 实例。
 
    (三)遇难船上人员的救援
 
    遇难船舶遭受严重、复杂破损时往往伴有大量伤员,因此,援救工作还包括恢复船舶生命力 的损害管制和对伤员的医疗救护两个方面。对遇难船本身来说,前者主要由离船损管组(队)施, 后者主要由离船救护组(队)来完成。
 
    从遇难船上将人员转移到援救船上的方法很多,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应根据当时海上的环境 条件、遇难船的受损情况、援救船的操纵性能和现场可用的设备而定。在一般情况下,援救船应 顺流漂向遇难船,并定位于遇难船的上风侧。如果当时海上风浪不大,遇难船尚无下沉、爆炸的 危险,援救船与遇难船可临时并靠,遇难船上的人员可迅速通过舷梯、临时组成的软梯或扶梯等 转移到援救船上。
 
    2001年末,上海高尔海上救助机场首次引进2架美国两科斯基飞机公司最新生产的海助专用救护直升机,机上配有救援绞车、红外线前视探测系统、强探照灯、通道自悬停系海上救援专 用设备。
 
 三、矿难
 
    发生矿区火灾或爆炸时,最重要的是及时采取灭火措施,先发现火情的人员要及时报告,矿 区领导要及时下令撤离人员和采取灭火措施。
 
    (一)及时报告,迅速组织救援
 
    最先发现火灾的人应采取一切手段灭火,力争把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尽快向矿调度室报告。
 
    (二)灾区人员撤离与自救
 
    井下遇险人员应由在场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有组织,有秩序地选择避灾路线,迎 着新鲜风流撤离危险区。位于风侧的人员应戴上自救器或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通过捷径,绕道 新鲜风流方向撤离。险区人员在无法撤离时,应迅速进人预先筑好的或临时构筑的避难室,等待营救。
 
    针对火灾生成的三要素采取灭火措施。
 
    1)消除可燃物:将巳经加热或燃烧的煤炭及其他可燃烧排除,清理,运出井外,这是灭火的 最彻底的方法。挖出火源前要备足水量和制定排风路线。挖除时要随时检查温度和瓦斯浓度, 并以水降温灭火。挖除的热煤等物要及时外运,用不燃性材料如砂子,石头,黄泥等充填遗留的 空间,挖除范围至煤提问不超过40 V的地方。
 
    2)消除水源和降低燃烧物温度,常用水、灌浆、泡沫等降低燃烧物温度进行灭火。
 
    3)隔绝窒息灭火:一般用于没有被困矿工的地段灭火。在矿井火灾发展到不能直接扑灭, 或人员无法到达火源地时,应迅速采取隔绝灭火措施,即断绝火源供风,使火缺氧熄灭。通常的 手段是通向火灾的巷道中建筑密闭墙,有时在隔绝密闭后,再采取其他灭火措施,以加速火焰 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