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及预防预警-台风


    (一)台风引起的风火危害
 
    台风引起的风灾危害,是指由风和风压直接产生的灾害。同场在热带地区表面气压相差不 大,一般在0.3%左右。一旦台风形成,台风中心的气压常常低于平均海面气压5%~10%。台 风中心的气压为了达到与中心气压的均衡,便迅速递减下降,风速相应猛烈增强。
 
    风速和风压有着密切的关系,风速愈大,风力愈强,在每一单位面积上受的压力也愈大,台 风产生的猛烈大风所造成的破坏是很大的。在海上,船只遇上台风如不及时躲避,很难逃脱。 在陆地上,台风引起的大风也能刮倒大树,电杆,造成房屋倒塌,引起人畜伤亡及巨大的财产 损失。
 
    (二)台风引起的水灾危害
 
    台风是一种强降水天气,它造成的降雨强度和降雨范围都很大。一次台风经过时,可带来 150~300 mm的降水量,有的甚至可引起1 000 mm以上的强降雨,以致造成江河横溢、山洪暴 发、泥石流,淹没村庄,冲毁道路、桥梁。
 
    当台风在洋面形成,并向大陆沿海移动时,可以产生风暴潮。所谓风暴潮,就是当台风移向 陆地时,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水浪排山倒海 般向海岸压去。强台风的风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6 m。风暴潮与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产 生高频率的潮位,导致潮水漫溢,海堤溃决,冲毁房屋和各类建筑设施,淹没城镇和农田,造成大 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风暴潮还会造成海岸侵蚀,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渍化等灾害。
 
    (三)台风对人体产生的伤害
 
    (1)直接灾害 遭强台风袭击时,建筑、房屋、电杆、汽车、人畜被卷走,直接引起人员被砸 伤、压伤、失踪或丧命。会造成脊柱脊髓损伤、多发骨折、多发脏器损伤、颅脑外伤、严重出血等 创伤。
 
    伴随台风而来的是暴雨,暴雨使得河水暴涨,易造成堤坝决裂,船翻人淹,泛滥成灾,灾民流 离失所,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2)间接灾害 台风易造成停电、停水、交通中断,运输受阻,电讯中断,生产受阻,人民生活 和工农业生产遭受严重影响。雨水有时甚至会引发山体滑坡或泥石流,严重时能将整座村庄城 镇夷为平地。台风会引发陆地被海水淹没,容易导致蚊虫滋生,传染病流行等。
 
    风灾引发的次生灾害同样能对人造成严重的伤害。特大风暴潮过后会造成大片农作物及各 种建筑和交通设施的严重损坏,也会造成大量人畜的死亡。给灾区人民在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 的同时,在生活上也带来了严重的困难,台风过境的灾区环境污染,卫生设施遭到破坏,灾民抵抗疾病能力下降,容易引发各种流行病,外伤后继发严重感染,心血管、呼吸道及肠胃疾病。且台风 多发生在夏秋季,受灾后还可能引起各种传染病的流行。
 
    (四)台风的预防预警
 
    (1)及时获取台风预报信息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用现代化设备巳经可以准确地 预测出台风的具体移动方向、登陆地点以及时间。
 
    (2)提高危害意识 台风引起的灾害非常严重,一定要给予极高的关注与重视。不重视台 风危害的人群伤害的发生率是重视人群的17倍。
 
    (3)做好提前预防工作 台风伤害的预防重点时间是台风登陆前1~6 h,尤其是登陆前3~ 4h。因此一切准备工作要在台风登陆前12h完成,台风登陆前1~6h应避免外出,尽量留在屋 内。不在屋内的人群发生伤害的危险是留在屋内人群的4倍。
 
    (4)做好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的防范工作 台风预防重点人群是男性和老年人。重点地区 是指可能由于台风而引起重大经济损失,人员伤亡,或影响局部地区稳定的地区等。
 
    根据热带气旋影响范围和程度,台风预警等级分为四级:I级(红色,特别严重),II级(橙色,严重),III级(黄色,较重),IV级(蓝色,一般)。
 
    蓝色预警信号:24 h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 巳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黄色预警信号:24 h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 巳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橙色预警信号:12h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或 者巳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红色预警信号:6 h内可能或者巳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巳达12 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台风是可以预防的,在台风来临前要注意收看各级气象台发布的台风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 台风多发地的政府应提前制定相应应急预案,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 全,减少人员外出,检查低洼地区以及海边等危险地区及树木、广告牌等危险设施或物品。将地 处在危险地区的群众提前转移至安全的地区。只要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提高科学探测预警水 平,全力做好防、抗、救工作,趋利避害,就能使受灾程度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