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胡琴之“第一”(2)


51、全胡的研制人——广州市李汉唐、李旭波。该琴琴筒由外筒、内筒、发音面板和音窗板组成,发音面板和音窗板分别设置在外筒的两端;内筒较外筒小和短,设置在外筒内,内筒的上部与外筒部分共享;内筒与发音面板之间部分接触,其相互之间未接触的部分形成间隙。这是一种集高、中、低音音色于一体的四根弦全胡,2005年4月获得发明专利。此外,广东省图片社的李旭波2001年还创制成功大全胡、低音全胡系列。
 
52、产品最多的胡琴创新人——山东高密凤凰乐器研究所龙志军。他研制了一系列龙氏创新二胡,据厂家介绍至今已有“宽音域两弦二胡”、“宽音域回声两弦二胡”、“双筒两弦二胡”、“和弦双筒四弦二胡”、“宽音域有舌二胡”、“宽音域有舌回声二胡”、“带副高频音窗的二胡”、“悬弦水平音膜直通音箱胡琴”等品种。
 
53、一种改良高音质丽音二胡的研制人——江苏省南京市于汉、王建农、王一。其主要特征是在琴筒内加置一个琴筒内置混响器,使其能更好地放大高音部分谐波,同时又不削弱低、中音部分的音量。2003年11月获得国家专利。
 
54、“一种新型二胡”的研制人——新疆乌鲁木齐市张洪智。该琴特征是将琴杆和琴托连成一体,利用滑块将琴筒固定在琴托上,琴托与琴筒之间除了连接部分的滑块外,全部留有间隙,使琴筒共鸣作用不受干扰。2005年12月获得国家专利。
 
55、“新概念二胡”的研制人——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产品设计员厉克兰。2005年她研制了一种全透明二胡,琴杆、琴把、琴筒,整把二胡从头到尾通体透明,用硬度与老红木不相上下的透明亚克力材料制成,琴筒上的发声膜为纯白色猫皮。她还设计出了“余音袅绕”——新版筝、“彩云追月”——新版二胡、“玉软花柔”——新版琵琶、“满江明月”——新版扬琴、“清韵飘然”——新版中阮等新概念民族乐器系列。她的这些创新研发都完成了专利申请。
 
56、世界上最大的仿真二胡——2003年10月在上海国际乐器博览会上展出的一把由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制作的巨型仿真二胡。琴高4.25米,琴筒长0.74米,直径0.6米,琴身用红木制作,琴筒前端口直径51厘米,振动皮膜是直径达70厘米的蟒皮。琴弓长4.16米,总重232公斤,弓毛采用化纤材料。此琴需多人配合才能拉奏。
 
57、世界上最小的二胡——由北京市民王军制作的一把长4.7厘米、重0.97克的超小型二胡。这把二胡经过中国音乐学院二胡演奏家的认可,证实从用材、制作工艺等方面和一般二胡是一样的,并且能拉出高低音,演奏简单的曲子,2005年10月获得了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书。目前王军又在制作更小尺寸的二胡,一项新的吉尼斯纪录又将诞生。
 
58、最早的中音拉弦乐器——弓胡。20世纪30年代我国著名的民族音乐社团上海大同乐会创制,它是仿我国古代乐器提琴的形制,采用了像二胡那样的悬弦拉奏方法,但未能流传下来。
 
59、中胡的创制人——著名民族乐器制作师周荣庭(1907~1975)。20世纪三四十年代,周荣庭在参加苏州吴平国乐团活动期间,为加强中音部音乐的表现力,在二胡的基础上研制成中音拉弦乐器,即今日的中胡。
 
60、第一把低音大胡——20世纪40年代,著名民乐制作师周荣庭在参加苏州市第四届吴平国乐团的社会演出活动中,为乐团试制了羊皮低音大胡,填补了民族乐器低音声部的空白。
61、上部发音的低音胡琴的研制人——中国杂技团王建民。该琴改变了传统胡琴的设计,将琴桶设置在空心琴杆的上侧,琴桶直径可为20公分以上,在琴桶的一侧蒙有崩紧的发音膜;基座固定在空心琴杆的下侧;下传导杠杆架通过下杠杆轴架铰链固定在基座内侧;上传导杠杆架通过上杠杆轴架铰链固定在琴桶内侧;上传导杠杆架的另一端通过传导丝与下传导杠杆架的一端铰链,传导丝置于空心琴杆的内侧,下传导杠杆架的另一端与琴弦压连接,上传导杠杆架的另一端通过传导柱码与发音膜压连接。2005年8月获国家专利。
 
62、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二胡形制——六角琴。六角形制的二胡已有上百年历史, 实践证明是音色音量的最佳共鸣体,已经趋于成熟,早已形成二胡市场的主流形制。
 
63、二胡的第一个国家标准——20世纪50年代中期,有关部门组织成立民族乐器试制组,从北京民族乐器厂、上海民族乐器厂、天津民族乐器厂及苏州民族乐器厂中抽调精英人才,并调集音乐界的一些权威人士,如二胡专家蒋风之、琵琶权威杨大均、三弦专家萧建生等加盟到试制组共同研讨,对二胡与其它几种乐器进行试制。经对多种琴筒样式进行反复测试,最后确定现行的六角二胡为最佳标准,相关单位审定后便批准为国家标准,颁发到各生产厂家,从此凡生产者均以这一标准的规格生产。但法定的这一标准只限于各专业院、团、所进行教学、演奏所用之二胡,并未包罗各地方戏曲具有特殊色彩的其它二胡,具有地域色彩的二胡也不受标准约束。
 
64、胡琴人造皮膜研制的开始——人造皮膜替代蟒蛇皮的研究工作始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从未间断。期间研制者众多,但结果令人满意的少。50年代北京民族乐器厂曾进行过各种材料的试制,如用丝织品涂胶的方法,或用塑料材料薄膜印上蟒花纹以取代蟒皮,但因声音太差而告吹。该厂还试用过小牛犊皮替代,也未成功。70年代后期,由书法家张瑞龄先生和当时的中国戏曲学院音乐教研室主任黄金陆研制的第一代用尼龙织物替代蛇皮皮膜的研制成果“尼龙皮”曾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第一届中国科学大会上展示,并荣获大会颁发的荣誉奖,但由于有音量方面的缺陷而未能普及推广。北京星海李培俊师傅发明的“聚脂膜”蒙筒新型二胡,2000年即开始在河北乐海民族乐器有限公司试制生产,并申请了新型产品专利保护。1991年,湖北省仙桃市黄显海四兄弟开始研究人造蟒皮,经过11年数万次的反复试验,研制和配制了1000多种新材料,于2002年4月研制成功用“四龙牌”人造蟒皮蒙制的二胡。经全国数十位二胡专家、教授、演奏家鉴定,当时认为“四龙牌”人造蟒皮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进入实用阶段,是胡琴和其它皮弦乐器改革史上的一大创举。无锡古月琴坊在2003年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首次推出的古月牌环保二胡引起了日本客商的关注,后大批销往日本。北京市崇文区光明路张志成研制了采用PVC塑料膜或赛璐珞胶片或金属片制的琴皮,于2004年12月获得发明专利。2004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首批“环保胡琴”在该厂乐器实验室问世,他们用尼龙、猫皮、狗皮、鱼皮等材料取代了蛇皮。同年香港中乐团阮仕春以PET聚脂薄膜(杜邦化工环保产品)制成HKCO1型高胡,据称用PET聚脂薄膜制造的胡琴寿命预计较传统的长10年左右。2005年,刘正辉推出了多年潜心研制的“仿生皮京胡”,在文化部与中国乐器协会举办的主题为“乐器-艺术-科技”第三届国际演艺设备与科技论坛上进行展示并获得好评。
 
65、二胡套皮、鞔皮工艺的首创人——中国著名民族乐器制作师、苏州周万春乐器店创始人之一的周荣庭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创了套皮和鞔皮等一系列皮质处理工艺。
 
66、莽皮“六角齐上”技术的首创人——苏州华声琴坊创建者、原苏州民族乐器厂二胡制作师华声(原名华月明)。
 
67、制作二胡工艺实践中里程碑式的人物——制胡名家、原苏州民族乐器一厂高级工艺美术师王瑞泉。他最大的贡献主要有两个:首先使原六角二胡琴筒的尺寸从前筒直径8.2厘米、后筒直径7.2厘米变为目前的标准尺寸前筒8.8厘米、后筒8厘米,使二胡音色明朗纯净圆润的特色毕现;二是研制成功了76型前扁八角后椭圆琴筒二胡。此外,他发明了“油煎马”,改革了椭圆形琴杆,采用不同的材质和工艺手法研制了各种不同音质及流派风格的二胡。他积数十年之丰富经验发表了《专业二胡蒙皮加工工艺的研究》等论文,成为二胡传世之作。1984年,他的一把二胡被国家乐器评定委员会授予“国家银质奖”,这是二胡至今为止获得的唯一一个国家最高奖项。王瑞泉与北京的制胡名家李永祥号称“南王北李”,被国内乐器界和演奏家尊为“中国二胡王”。  
 
68、二胡稳定托的研制人——1970年前后,蒋风之先生为蒋巽风参加二胡比赛而设计了“二胡稳定托”(二胡托板)。二胡加琴托后,使琴身在腿上更为稳定,便于换把及加强手指的弹性,从而更有利于下把位技巧的发挥并增加了音量。
 
69、新胡琴琴托的研制人——上海市淡水路李光澈、陈龙章。这种琴托特点在于:托木穿设有一支撑杆,支撑杆另一端连接有一垫片,琴筒被全方位架空,周壁均可自由振动传声。1999年10月获得发明专利。   
 
70、全国首位也是迄今唯一的国家级二胡高级技师——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制作师王根兴。据悉,在民族拉弦、弹拨乐器制作工国家职业标准中,该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71、首推限量版二胡的乐器厂家——上海民族乐器一厂。2004年该厂推出了10把“敦煌”牌限量版流水琴首二胡。这种高档二胡以华表流水状图案为琴首(华表型寓意中国,流水状肌理赋予动感),以明清旧紫檀木家具为材料, 由国家级二胡高级技师王根兴亲手制作,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鉴定签名,上海民乐一厂拥有国家专利权并且编号登记发证书,每年10把限量供应。
 
72、首家也是目前唯一拥有二胡琴膜参数测试仪的二胡生产企业——苏州振兴民族乐器厂。测试仪由该厂副经理兼二胡技术主管李玉贵发明。应用这种新型的蒙皮方法,能控制蒙皮音色,使蒙皮完全脱离了传统的蒙皮工艺,是二胡制造史上的首例。
 
73、胡琴金属弦的创制者——张子锐、张韶。1949年至1950年,张子锐提出并与张韶合作,将二胡丝弦改为钢丝弦,并研制了铬弦、铝弦、二泉弦、汉宫弦、外缠弦等。20世纪60年代,钢丝弦在二胡上被普遍采用。
 
74、二胡铜轸的研制人——张子锐、张韶。20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他们研制出直行式二胡螺丝弦轴(直行铜轴),将木轴改为铜轴。
 
75、螺丝琴弓的发明人——张子锐。民族音乐学家、乐器改革家张子锐自1942年开始改良胡琴弓。20世纪60年代初他设制的螺丝琴弓得到推广,马尾束穿系和钩在弓头及弓尾挂钩之间,通过调节螺丝改变马尾的松紧,后全国广泛使用。
 
76、微调固定千斤的研制人——张韶。1993年张韶研制成微调固定千斤。
 
77、胡琴微调千斤的研制人——陕西宝鸡市十里铺城建新村党自力。这种1998年12月获得专利的千斤由紧固组件、紧固环、中心螺杆、框架、微调螺杆螺母、横板、固定螺母组成。紧固环、横板分别通过中心螺杆、固定螺母与框架固定为一个整体,两微调螺母通过微调螺杆和固定螺母分别对称地装在横板两侧。同时在微调螺杆的下端制有钩弦槽,在框架两侧制有切弦点槽及穿弦槽孔。 
 
78、二胡木质固定千斤的研制人——黑龙江佳木斯京剧团二胡演奏家张立斌。该产品申请专利名为“一种新型二胡用千斤”,1998年12月获得专利。其形状为A形,靠近前端面的部位有供放置琴弦和紧固绳的三角形穿孔,其后端面成形为可与琴杆贴紧的凹面形状。张立斌研制的千斤还获得了文化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79、胡琴活动千斤的研制人——陈国良。四川木里县文化馆副馆长陈国良经多年探索,研制出胡琴活动千斤,文章发表于1978年《乐器科技》杂志,1992年获国家发明专利。活动千斤由套于琴杆上并能滑动的滑块以及放于滑块下部的拉杆构成,置于上、下箍之间并可在这之间上下活动,活动千斤的拉杆穿过下箍的固定孔。该产品适用于高胡、二胡、中胡、低音大胡等胡琴,可快速轻调,扩大音域(纯四度),在不变指法情况下能演奏出多种要求和空弦风格的乐曲,再配合叹弦能奏出五度和音及包括空弦五度和音的各级音程上的和弦音。此项专利获吉林省科协颁发的当代新科技发明金奖,并载入《中国当代新技术新发明成果转让大全》。
 
80、胡琴三功能双千斤的研制人——20世纪80年代,原福建省艺术学校(今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的前身)熊正林等人经多年研究,成功地发明了二胡的双千斤结构。该装置充分利用二胡的弦长,使二胡的音域向下扩展了纯四度音程,可使二胡低音不足的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1986年8月获得专利的三功能双千斤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套入结构的推板与压板,利用左手拇指上下推移与按压动作相结合来控制活动千斤同步起落,并能达到瞬时或延时起落的目的。上下千斤均能在T型导轨上位移.下千斤系三角形传力结构,上千斤系杠杆结构.T型导轨上设有全部半音位音槽,利于空弦位移的准确。 熊正林的二胡双千斤1988年获福建省文化厅科技成果四等奖,胡琴系列多功能双千斤获1989年文化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81、“琴千斤”的研制人——宁夏银川市文化东街德胜三村保学孝。该产品基体为一近似于长方形的硬木块或骨块,采用具有力平衡作用的凹槽,在其下端设眼或槽,在其上端里侧成一斜面,琴杆穿过下端的眼或槽后绕过上端表面,近似杠杆原理,使琴弦的张力不至于使琴杆受到琴千斤的拉力,琴千斤稳定,不错位。2001年1月获得国家专利。
 
82、二胡拉弦旋调顶式千斤的研制人——河南陈兴华。主要特点是:在二胡的琴杆(颈)上增设拉弦旋调顶式千斤,该顶式千斤是由山座和与琴弦根数相配套的螺旋微调组件构成。其中螺旋微调组件可以直接安装在琴杆(颈)上,也可以安装在与琴杆连接在一起的山座上。山座下方的山口中开有弦槽,弦槽内衬垫软布、软皮等。该拉弦旋调顶式千斤使用时无需穿套,调音幅度较大,不仅适用于二胡,也可用于高胡、中胡、板胡等其它悬弦乐器和一些弦鸣乐器琵琶、阮等。2003年4月获得国家专利。
 
83、尼龙搭扣千斤的研制人——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周庆南。该千斤具有两基片,两基片的一端由连接线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活络连接,安装时只需裹在琴杆和琴弦之间,尼龙线紧附在琴弦的外侧,由尼龙搭扣一搭就可,需拆除时拉开搭扣即可。2004年5月获得国家专利。
 
84、简易拉力式千斤的研制人——宁夏大学音乐系付晓东、郭志清。该千斤是由基体材料和在基体材料(纺织材料)上涂覆的一层具有粘性的涂层组成,千斤直接粘贴在琴杆和琴弦上。2003年11月获得国家专利。
 
85、二胡琴哨式增音盖的研制人——重庆市南岸区谦泰路何德江。该产品为圆桶形的盖体,上端为平面,下端有弧形的弦孔和数个卡脚,安装后可使琴声增大。1998年7月获得国家专利。
 
86、二胡快速调弦变调器的发明者——湖北荆州地区文化艺术学校器乐教师张守炎。他发明的二胡快速调弦变调器Ⅱ型获湖北省文化厅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获国家专利并被收入《中国科技成果大全》。变调器由调节旋钮、蜗轮蜗杆、刻度牌、套筒、挂弦柱组成,还可用于中胡、板胡、高胡等拉弦乐器上。
 
87、“胡琴类乐器微调器”的研制人——福建省艺术学校周宏。该微调器由固定槽、带轴侧孔轮、带轴偏心轮、二个曲线板、二个手动螺钉组成,可在演奏过程中边拉边调,调程在半音以上。1991年3月获得国家专利。
 
88、“二胡类拉弦乐器弦轴微调器”的研制人——四川音乐学院陈意。微调器装于弦轴端部,利用螺钉调节琴弦局部张力。2001年10月获得国家专利。
 
89、“一种二胡专用弱音器”的研制人——江苏省南京市祁坚达、王一、王建农。该产品带有2个夹舌,与两片夹柄和夹簧构成一整体的夹子型部件,使用时将其夹在二胡的琴码上。2004年7月获得国家专利。
 
90、“寿康二胡弓”的研制人——原山东歌舞团民乐队二胡演奏家张寿康。其要点是在连接座上设有一轴孔,轴孔内设有摆动轴,在连接座的下部开有挂钩槽,挂钩槽内设有与摆动轴连接的弓毛挂钩,在弓根处设定了调整钮,连接弓毛的挂钩能够转动,弓毛的宽度可以调整,适当放宽弓毛的宽度来增加内外弦的力度产生更大的音量。该二胡弓在国家专利局的注册名称是“一种二胡弓”,后又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寿康二胡弓”。2005年9月获得国家专利。
91、“寿康弓”的研制人——原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制作师何寿康。他擅于制弓,独创了“何氏编结法”,使马尾更牢固。
 
92、“吕氏琴弓”的研制人——吕锡初。他原是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工艺师,主要从事专业二胡琴弓制作工艺和技术研究工作,退休后在家继续从事专业二胡琴弓的研制和生产,创建了“吕氏琴弓”系列产品
 
93、一种新二胡拉弓的研制人——北京陈宝田。其弓毛一端穿过弓杆头部弯曲部位上设有的方形穿孔后与弓杆头部粘接。弓杆头部方形穿孔的位置与弓毛同在一条直线上,其穿孔的宽度与弓毛分布的宽度相一致,弓杆尾部手指接触部位上套有软质衬垫。2003年4月获得国家专利。
 
94、二胡“折叠式随身支架”的发明人——大连市金州乐团演奏员房益发。他的这项发明已取得国家专利。
 
95、胡琴用扣压式弹性音色增美器的研制人——河北科技大学理学院物理系高新存、韩佩琦。这是一种可增加二胡谐频美化二胡音色千斤,由设置在琴杆上的活动臂采用铰连的固定架以及设置在活动臂和琴杆之间的拉簧构成,固定架可在琴杆上滑动。该装置也可用于京胡、高胡、低胡等乐器,2005年11月获得国家专利。
 
96、民族乐器电声器(电子二胡) 的发明人——王欣怡。在2004年8月18至24日举办的第十九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陕西唐华四棉有限公司中学学生王欣怡发明的民族乐器电声器(之一电子二胡,指导教师王镇) 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项目二等奖,并获得慧鱼工程创新奖。该设计是利用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原理,通过音色合成效果(电压陶瓷即拾音器),使乐器电子化、电声化的一种电子装置。电声器核心是拾音器(压电陶瓷),将电讯号接入音色合成效果器,经数字模拟处理后接入音响,就会产生变化多端的乐声,达到一琴多用。其特点在于不影响乐器原有演秦习惯,有电无电均可使用(有电时音色多变、音量增大)。
 
97、转轮式电声五档变调二胡的研制人——辽宁省新民市石伯琦。该琴上部设有紧弦器,固定千斤的上方设有五档变调器(由变调器主体支架、变调旋转轮、琴弦压轮、里外弦五度微调、定调板、调式定位点和变调拔轮手柄构成),琴筒的前端设置有电声拾音器。2004年4月获得国家专利。
 
98、水晶电子二胡的研究、开发、生产与推广人——陕西王镇民族乐器创新研制工作室王镇。水晶电子二胡是当代科技与传统二胡相结合的新型产品,它能在保持传统演奏习惯和技巧的情况下,模拟出二胡、高胡、低胡、大提、小提、摇滚及三度、四度和弦 (声)等二十余种不同弦乐器的音色。近年来,王镇等人一直致力于水晶电子二胡的研究、开发、生产与推广。他研制的D5005号电子二胡参加2005年全国第二届高档民族乐器制作大赛荣获金奖和改革创新特别奖,已获得国家专利。
 
99、二胡音准器的发明人——邹廉科。该音准器由一个带千金的两个水晶玻璃支架,一根有音符的指位管和一根定位支撑钢丝组成。指位管上有五条线构成D、G、C、F四个调,可由学习者任意转动到任何一个调。演奏时只要指尖按准音位中心,发出的就会是你想要得到的那个音。当定位钢丝定位后,音准器任何一个部件都不会移动。钢丝下脚触到琴筒,两公分半缺口便于弓子推拉,整套四个规格,方便学习者根据手的长短选用。
 
100、胡琴辅助音准器的研制人——辽宁省海城市李万库。该产品于1996年11月申请国家专利,属于乐器教学辅助用具,可应用在二胡、高胡、中胡、京胡等拉弦乐器上。它包括带凹槽和滑道的立柱及能在其上上下活动、并能定位的调整品位器,安置在胡琴上起到与键盘乐器相类似的功能,清楚的识别琴弦上全音和半音的位置以及各调音阶的变化关系,使初学者保持正确的手指位置和指距间的关系。